先講一個故事:某人有套小房子,20坪左右,因為房子小,家裡經濟情況改善後,某人又買了一套大房子。因為裝修新房等原因,小房子一直空著。
這時某人鄉下有個親戚過來打工。親戚就說,不如把房子租給我吧,我付你房租。某人同意了,考慮到當時租金也就2500塊錢,還不如不要。就這樣,過去了很多年,親戚一直也沒給過租金。而這期間房價一直在上漲,租金自然也漲;某人在這期間又陸續買了2套房子,貸款。
後來,某人相中了一個新建商場的店面,地段價格十分誘人。店面昂貴,某人要買店面就必須要賣掉兩套房子。權衡之後決定賣掉給親戚的那套房子,再賣掉一套貸款的房子。好的地段當然看上的人很多,時間有限,所以某人就去和親戚講,能不能盡快再找個房子租。
接下來,就是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劇情了。親戚非常生氣,表示:“你什麽意思,這不明擺著攆人走嗎?有話你就明說,我們交你租金不就行了嗎?至於找個借口把人往外攆嗎?你這不缺德嗎?”
最後的結果當然是親戚根本就不去找房子,某人實在等不了,直接自己去仲介找了間合適的房子,並且表示可以先墊付1月的租金。親戚一看,實在是沒辦法了,說那你直接把房子賣我吧!
某人著急買店面,況且賣誰不是賣啊。但萬萬沒想到,親戚提出10萬塊錢買這套房子!某人簡直快瘋了,按市價這套房子已經升值到115萬,中介甚至表示,如果賣100萬可直接現金收房。
某人無法接受。然後親戚就找了很多人過來說:兩口子不容易,孩子還上學,打工也不輕松,你們兩家又是這麽近的親戚,你們家好幾套房子,那麽有錢,也不缺他這點小錢,就算照顧親戚了,便宜賣給他得了巴拉巴拉……
某人最後表示可以看在親戚的面子上,100萬賣給他,親戚要是不買,就直接委托為仲介了。然後畫風就變成了這樣:“你們這是要把人趕盡殺絕啊!為了錢,連親戚也不認,為了錢,連心都黑了。你這樣要遭報應的,你這樣要家破人亡的!”
最後的結果是,兩家人鬧得仇人一樣。
故事講完了,是真人真事,歡迎對號入座。
太宗曾經曰過,以史為鑒,可知興替。恩將仇報的故事簡直寫滿了史書,當年北燕王高雲,救了兩個吃不上飯的壯士,又賜寶物又賜美酒的,時不常地還一起玩玩美女……
結果呢?這倆壯士某天突然想:憑啥咱倆天天見到他還要鞠躬下跪的,憑什麽他是王,咱們連個官都沒有,然後兩個人持劍入宮,活生生把北燕王給弄死了。
自古,中國有句很耐人尋味的諺語:斗米養恩,擔米養仇。
我為你雪中送炭,你願我家破人亡,更有甚者,真的就上來把你弄死了!
柏楊先生在《醜陋的中國人》一書中,對貴民族的劣根性表述的入木三分。不過,我想應該拋卻所謂的“中國人的劣根性”,嚴肅地談一談造成這種畸形情感狀態的根源。
很多年以前,我和蜘蛛人聊天(我誇飾了一點點),他說,能力越大,責任越大。我說: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擁有一顆悲憫之心是非常高尚的,許多有能力的人,將這顆悲憫之心化為滿腔熱血,去無私地幫助那些身邊的弱勢群體。很多慈善家、NGO組織者和心懷悲憫的好人,在對某些人進行幫助之後,卻事與願違,但很多時候,我們的幫助,竟然回饋我們的是冷冰冰的傷害。
你說,我身邊沒有這樣的事,你騙人,我不信我不信我就是小公舉,處於社會底層的民眾都是非常勤勞善良的。好吧,看圖:
一個饅頭店主,看到很多工人和流浪漢吃不上熱乎飯,開辦了“愛心饅頭”,免費送熱饅頭。過分的不僅僅是“我不要饅頭了,你退錢給我吧”,更多過分的在於,停止免費送饅頭後,很多“純潔善良的底層民眾”大鬧饅頭店,汙蔑栽贓者有之,破口大罵者有之……
我真的很難忘記饅頭店店主哭泣的畫面。店主和她幫助的人非親非故,而且人數龐大,不可能來領饅頭的人都是“壞人”。為什麽這些人都沒意識到:他們本該感謝這位在寒冬中送他們熱饅頭的善良女人啊!
為什麽?
如果用經濟學的概念解釋,我認為這是一種“感恩的邊際效應”。什麼是邊際效應呢?枯燥的經濟學定義我就不在這里複制了,我來舉個例子吧:
你快餓死了,有人給了你一個饅頭,你感激的恨不得給他做牛做馬;然後又有人送你饅頭,你感激的痛哭流涕;然後,又一個饅頭之後,你飽了;然後,依然有人不斷送你饅頭……當你手里攥著幾十個饅頭,你幾乎已經忘記這些人救了你,你的心理很可能是:我艹,這幫傻B慈善作秀的為什麽只知道送饅頭,我還需要衣服,我還需要錢……
第一次收到來自陌生人的幫助,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是心存感激的,但如果同一個人對他施惠第2次、第3次、第100次之後呢?
不好意思,他會覺得這理所應當!一旦你停止了對他的幫助,他反而會心生怨念。重要的是,在這一連串的活動中,受到幫助的人心中的感激遞減,而遞減到一定程度上,受助者幾乎已經坦然地接受別人的饋贈,並認為這理所應當。最後,受助者提出更多的要求,並絲毫在心理上不覺得這有任何不妥。
你說,饅頭店資助的都是底層窮人,窮人畢竟有其思維局限性。好,我再舉個例子,受資助者都是“天真無邪”的學生,其中不乏大學生:
有多人還記得這位曾經感動中國的歌手?
叢飛,是的,這實在是個悲傷的故事。作為曾經風光的男歌手,叢飛短暫的一生參加400多場義演,累計捐款300多萬,資助183名貧困學生,為了供貧困兒童上學拼命演出,耽誤了治療,死於胃癌,終年37歲。
在叢飛身患胃癌實在無法繼續資助時,那些天真無邪的學生和國家棟梁的大學生是怎麽做的呢?
“騙子,義演賺了那麽多,胃病能花多少錢!”
“你不是說好要把我孩子供到大學畢業嗎?你還在上初中你就不出錢了,你不是坑人嗎?”
“我現在在治療所以不能繼續匯款。”
“那你什麽時候才能治好病演出掙錢啊?”
掙你媽X啊!Sorry,我爆粗口了,請善意地相信作者是個溫和的人,我只是覺得,這里應該有粗口!
很難想象叢飛最後的日子是怎麽度過的。家徒四壁,他去世的時候,女兒還不到一歲,那些他曾經拼命工作省吃儉用去幫助的人,在他頻死時刻,還在和他伸手要錢,態度冰冷而強硬,很多學生甚至拒絕承認被叢飛資助過,更別提看望。
《中國青年報》當年的報道,最後一句:“我從沒有強迫過他”。
為什麽?
除了“感恩的邊際效應”之外,我再向各位普及一個心理學概念:“失敗者的憤怒”。
失敗者的憤怒,是源於對自己失敗的境遇感受到的自卑與恐慌,但由於人總是能夠無條件的原諒自己,因此這種對自身境遇的自卑與恐慌,在自我心理的調節下(或者你可以理解為扭曲下),從一開始就跳出了自我的檢討,而轉嫁到他人。
你看文革中打死自己親友的人,至今也認為是那個時代的錯誤,而從不承認自己對這件錯誤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叢飛的例子就是典型的“感恩的邊際效應”加上“失敗者的憤怒”。因為這種心理上的扭曲,受助者搖身一變,從“受人資助”變成了“被叢飛利用”的弱勢群體,不僅逐漸忘記了當初第一次接到資助的感動,到最後,被資助者反而認為叢飛幫助自己是有目的,轉而仇恨叢飛。
強於自己的人總在提醒自己的失敗,而人又無條件原諒自己的無能並轉移自己的自卑。因此“失敗者的憤怒”在越親近的關系中,表現的越明顯,因為他潛意識里認為你們的能力思維格局都是一個層次的,你比我過得好,只是運氣好而已,他永遠看不到你自身的努力。雖然部分人確實是因為運氣好而過上好日子的。
當年都是一起玩泥巴的小夥伴,憑什麽你開賓利;當年都是一起吃路邊攤的好閨密,憑什麽你拎愛馬仕嫁高富帥而我買個紙尿褲還要比價;當年都是村里的破落戶,憑什麽你家住別墅而我依然只能在土坯房里打麻將……
“你現在過的比我好,早晚有一天會落魄”就是一種典型的失敗者的憤怒。
“我給你一顆糖,你看到我給別人兩顆,你就對我有看法了,但你不知道他也曾給我兩顆糖,而你什麽都沒給過我。”朋友圈盛傳的這段話,也是一種典型的失敗者的憤怒,糖塊數量的不公平使她在潛意識中有了自己處於“失敗的朋友關系”的擔憂與自卑,而本能引導她直接將問題轉移到送糖者身上。
“是你做人有問題”,而如果不幸你一直無私地送她糖,那麽她更早已沒有當初接受第一塊糖時的溫暖與感動,所以,一旦你送的少了或者停止贈送,你的朋友將不可逆轉地產生憤怒。
如果你不幸遇到開篇故事那樣的朋友親戚,甚至叢飛這樣極端例子。
這時候,你也許應該神情閒淡地對那些正恬不知恥的正伸手向你要錢的忘恩負義者說一句:你媽正在墳頭上跳廣場舞呢,趕緊回家看看吧!
------------------
從前,有兩戶人家是鄰居,其中一家比較富裕。有一年,天災導致田中顆粒無收。窮的一家沒了收成,只能等死。富的一家有很多糧食,就給窮人家送去了一升米,救了急。
窮的一家非常感激救命恩人!熬過最艱苦的時刻後,窮人就前去感謝富人。說話間,談起明年的種子還沒有著落,富的一家慷慨地說:這樣吧,我這里的糧食還有很多,你再拿去一斗吧。窮人千恩萬謝地拿著一斗米回家了。
回家後,家里人說,這斗米能做什麽?根本就不夠明年地裡的種子,他們太過分了,既然這麽有錢,就應該多送我們一些糧食!這話傳到了富人耳朵里,他很生氣,心想,我白白送你這麽多的糧食,你不僅不感謝我,還把我當仇人一樣忌恨。於是,本來關系不錯的兩家人,從此成了仇人,老死不相往來。
這就是“升米恩,斗米仇”。
這種令人髮指的可怕心態一不小心我們就會沾染上,我老婆平常晚上都會削水果給小朋友吃,上週有一天剛好家裡沒水果了,沒削,結果小兒子問他媽說,媽,你今天怎麼還不去削水果!一副就是他媽欠他的一樣。
我後來就隨時提醒自己,沒有人是欠我的,人家對我好不是應該的,老媽幫忙顧孩子,我很感謝;老婆幫忙洗衣服,我很感謝;同事們下班後還幫忙關心網站狀況,我很感謝。並且儘可能回報所有對我好的人。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