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體罰是處罰孩子的唯一手段嗎?

想很多爸爸媽媽都是非常不願意打孩子的,都說打在孩子身,疼在娘的心,看著孩子哭,自己的心裡更難受。

但很多時候家長覺得,對於孩子又不打不行,比如說他喜歡摸插座中間的小孔、喜歡去玩開水瓶,一不小心就觸了電或是燙著了,那還不如先打他一頓,讓他知道一碰那些東西就會挨打,自然就不敢去碰了。

兒童心理學專家表示:在孩子三歲以前是打不得的,這個階段的孩子基本上還處於主要是滿足生理需要的階段,如果過分要求孩子事事做正確、事事做好,不做好就要挨打,這樣不見得能讓孩子記住教訓,反而會給他們留下陰影,甚至讓他們錯誤地理解你的意圖。

等到孩子三歲以後七歲以前時,如果犯下了比較嚴重的錯誤,是可以給予一定懲戒的,因為這個階段孩子已經能夠清楚理解導致自己挨打的原因。

十二歲以後的孩子就不要打了這個時候孩子正在進入青春期,逐漸有了清晰的自我意識,自尊心也越來越強,如果在這個時候還體罰孩子的話,孩子會感覺到自己的人格受到踐踏,有可能會產生強烈的抵觸情緒。

其實無論對於多大的孩子,我都堅持講道理是很重要的手段。不要覺得小孩子什麼都不懂,就什麼都不跟他講,做錯事打一頓就解決了。這樣只會讓孩子在犯錯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歸根到底孩子犯錯的原因要歸責于大人而不該怪孩子。

給孩子劃定權利範圍物品所有權的時候,也會讓他認識家裡面的危險物品。

如何讓孩子意識到危險呢?危險是一個十分抽象的概念,要讓孩子理解,就要把抽象的概念變得具體。

怎樣讓抽象變得具體呢?
建議爸媽們採用的是“以身作則”的方式。

有一次,切菜的時候我的手不小心被菜刀割了一條小口,傷口其實不疼,但流的血有些多,我走到在客廳玩耍的寶寶面前說,寶寶,媽媽的手被刀割了,好疼啊,你能幫媽媽到藥箱裡拿一張創可貼嗎?
寶寶先是一愣,不知道媽媽怎麼了,然後立即跑去找藥箱裡的創可貼。
他用比平常快三倍的速度拿來創可貼後,一邊在我的指導下小心地給我貼上,一邊很關切地問我,媽媽,很疼嗎?
我就假裝哭鼻子的聲音說,嗯,好疼啊,都怪媽媽不小心,你看流了好多血呢。

然後我就會跟寶寶解釋菜刀的危險性,接下來順理成章地還給他“介紹”了很多和菜刀有同樣傷害性的東西,像水果刀或是家裡茶几上的玻璃等等,都是需要小心防範的物件。
當然除了解釋危險性以外,也要告訴孩子正確使用這些工具的方法,我在使用那些危險工具的時候就會讓寶寶在旁邊看著,大概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我發現寶寶從小自我保護的能力就比其他孩子強。

在孩子犯錯誤的時候,首先要做的應該是講道理,而不是胡亂使用暴力,這個階段的孩子模仿能力很強,這很有可能為孩子以後的暴力傾向埋下種子。

還有就是千萬不能在很多小朋友面前批評孩子這對一個孩子來說是十分傷自尊的事情,特別是孩子稍微大一點了,更有可能像大人那樣覺得這是奇恥大辱。


不要輕易打孩子!

孩子從出生開始就是我們一點一滴教出來的,如果他有什麼不對,我們是不是應該先在自身找原因呢?

這個錯誤是不是因為我事先沒有跟他講清楚呢?
是不是我也在犯所以他要跟著學呢?
先找到自身的原因,再去找孩子的原因,這樣既可以避免在生氣的情況下不分輕重打孩子,也可以更好地平和自己的心態。

體罰是懲罰孩子的唯一手段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可為什麼這麼多家長都要用這種方法呢?

作為父母在對孩子施加體罰的時候,是否考慮過孩子的心情,是否想過會給孩子的內心帶來什麼樣的傷害?
你希望孩子仇恨你嗎?還是希望孩子畏懼你?

如果父母願意多思考一下,可能就不會這麼著急地對孩子舉起衣架了。

這個階段的孩子內心是敏感而深刻的,但至少當時他心中是有憤恨的,如果不是恨你,那他就會恨自己為什麼會存在於這個世界上。

當這種可怕的心理放大,孩子的心靈就會開始扭曲了。

所以作為父母,每次在想要打孩子的時候,我們都應該好好地和他講講他為什麼錯了?

我們應該多坐下來心平氣和地和孩子談談,而不是氣急敗壞的時候對孩子一頓打,對於小時候挨打我們多半都是記在心裡的,也是不願再記起的,那麼別讓我們的寶寶再承擔這樣不美好的回憶。

相反如果我們發現了他犯錯的原因,並且加以合理的疏導,說不定我們會發現孩子本身是懷著善意的心情,也可能我們會發現我們的做法導致了孩子的錯誤,這樣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之道。


(ˆ◡ˆ) ノ生活情報讚,每天都要  讚一下 !
看更多->http://on.fb.me/ICL8lW 
家是講愛的地方-->http://on.fb.me/1dalro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ant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